【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】“却话巴山夜雨时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,以及对未来重逢时共叙别情的期盼。要理解这句诗的上下文关系,就需要知道它的上一句是什么。
一、
《夜雨寄北》是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,全诗如下:
> 君问归期未有期,
> 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> 却话巴山夜雨时,
> 何当共剪西窗烛。
在这首诗中,“却话巴山夜雨时”是第三句,其上一句为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。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雨景,抒发了诗人对友人(或爱人)的深切思念,以及对未来相聚时的美好憧憬。
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诗句之间的关系,以下是一张简明的表格,列出相关诗句及其出处。
二、表格展示
句子 | 出处 | 作者 | 说明 |
君问归期未有期 | 《夜雨寄北》 | 李商隐 | 表达诗人无法确定归期的无奈 |
巴山夜雨涨秋池 | 《夜雨寄北》 | 李商隐 | 描写巴山夜雨连绵,池水上涨的景象 |
却话巴山夜雨时 | 《夜雨寄北》 | 李商隐 | “却”意为“再”,表达未来重逢时将回忆此刻的情景 |
何当共剪西窗烛 | 《夜雨寄北》 | 李商隐 | 表达希望与对方共度良宵的愿望 |
三、结语
“却话巴山夜雨时”的上一句是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。这两句诗在诗中形成时间上的对比,前一句写当下之景,后一句写未来之思,情感层层递进,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婉约与深情风格。
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,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句诗的来源及其在整首诗中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