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在文言文中,“曾”是一个常见的虚词,用法多样。在句子“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”中,“曾”字的含义是“竟然”或“竟”。整句话的意思是:“(他)计算它的长度,竟然不到一寸。”这句话出自《核舟记》,作者通过描写一个微小的核雕作品,突出其技艺之高超。
“曾”的常见意义包括:
- 表示“曾经”,如“曾否”;
- 表示“竟然”,如“曾不盈寸”;
- 表示“加强语气”,如“曾不能损山之一毛”。
在本句中,“曾”用于强调结果出乎意料,表现出作者对核雕技艺的赞叹之情。
二、表格展示
字词 | 出处 | 原句 | 含义 | 释义说明 |
曾 | 《核舟记》 |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| 竟然、竟 | 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,强调核雕体积之小 |
曾 | 《论语·学而》 | 曾子曰 | 曾经 | 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|
曾 | 《诗经·小雅》 | 曾孙之穑 | 通“增”,增加 | 古代用法,现代较少见 |
曾 | 《孟子·尽心上》 | 曾不能以一朝一夕 | 竟然 | 表示否定语气,与“不”连用 |
三、结语
“曾”在古文中用途广泛,根据语境不同,可以表示“曾经”、“竟然”或“加强语气”。在“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”中,“曾”起到了强调作用,突出了核雕工艺的精妙和作者的惊叹之情。理解这类虚词的用法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文的含义与情感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