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原文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是一首情感真挚、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。诗中通过描写秋夜的冷清与月色的明亮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。诗中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一句尤为经典,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,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牵挂。
本篇文章将提供该诗的原文、翻译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简要对比分析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与情感内涵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诗句 | 原文 | 翻译 |
第一句 | 露从今夜白 | 露水从今晚开始变得洁白 |
第二句 | 月是故乡明 | 月亮还是家乡的最明亮 |
第三句 | 有弟皆分散 | 有兄弟却都流离失所 |
第四句 | 无家问死生 | 没有家可以打听他们的生死 |
第五句 | 寄书长不达 | 寄去的书信常常无法送达 |
第六句 | 况乃未休兵 | 更何况战乱尚未停止 |
第七句 | 时难年荒世 | 时局艰难,年岁荒芜 |
第八句 | 贫病客居身 | 我贫病交加,只能客居他乡 |
三、诗歌背景与赏析
《月夜忆舍弟》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,杜甫因战乱而与弟弟失散,心中充满忧思。诗中通过“露”、“月”等自然意象,营造出一种孤寂、凄凉的氛围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怀念。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两句,表面上写景,实则抒情。诗人借景抒怀,表达出在异乡漂泊时对故乡的眷恋之情。这种情感在战乱年代更为强烈,也更具感染力。
四、总结
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,更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思乡之作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,诗人将个人遭遇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,展现出一位爱国诗人在乱世中的真实心境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风格,可继续关注相关专题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