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道听途说的意思是什么】“道听途说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”意思是:在路上听到的传闻,又在路上传播出去。后来用来形容人们没有经过证实就随意传播的消息或言论,带有贬义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证据、未经核实的信息传播行为,强调信息的真实性与来源的重要性。
一、
“道听途说”指的是在道路上听到的传言,未经核实便在途中传播。它强调的是信息的不可靠性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严谨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提醒人们在面对信息时应保持理性判断,不要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道听途说 |
拼音 | dào tīng tú shuō |
出处 | 《论语·阳货》 |
基本含义 | 在路上听到的传言,未经证实便在途中传播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贬义 |
近义词 | 轻信谣言、捕风捉影、无中生有 |
反义词 | 言之有据、有根有据、确凿无疑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 |
使用场景 | 批评不实信息传播、提醒人们谨慎对待传闻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网络信息传播、新闻报道、日常交流中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避免“道听途说”,尤其是在网络时代,信息传播速度快,但真假难辨。遇到不确定的信息时,应通过权威渠道进行核实,避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。
总之,“道听途说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行为方式。它提醒我们:信息真实,责任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