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膝行肘步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膝行肘步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种极为恭敬、谦卑的行为方式。这个成语在古代多用于臣子对君主的朝拜礼仪,或后辈对长辈的敬重表现。其字面意思是“用膝盖行走,用肘部支撑身体前进”,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极度谦恭的姿态。
下面是对“膝行肘步”的详细解释与总结:
一、词语解析
| 词语 | 解释 |
| 膝行 | 用膝盖着地行走,表示极度恭敬或痛苦 |
| 肘步 | 用肘部支撑身体移动,常用于跪地前行 |
| 膝行肘步 | 整体意为:以膝盖和肘部支撑身体,缓慢前行,形容极度谦卑、恭敬的行为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出自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凡执玉者,不敢正视,俯而就之;执帛者,亦然。若遇尊者,则跪而奉之,膝行而进。”
- 现代用法: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,形容对他人极度尊敬的态度,也可用于表达内心的悔过或忏悔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伏地叩首、俯首帖耳、卑躬屈膝 |
| 反义词 | 骄傲自大、趾高气扬、目中无人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历史场景:古代臣子向皇帝朝拜时,常常采用“膝行肘步”的方式。
2. 宗教仪式:某些宗教仪式中,信徒为了表达虔诚,会采用类似动作。
3. 文学描写:在小说或历史剧中,常用来刻画人物的谦卑态度。
五、总结
“膝行肘步”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成语,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和尊重的高度重视。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,更是一种精神态度的体现。在现代社会中,虽然这种形式已不常见,但其背后所蕴含的谦逊与敬意,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代礼仪,欢迎继续提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