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是】2012年,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各有特色,既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,也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以下是对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,帮助考生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当年的命题思路。
一、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
| 省份 | 作文题目 | 题目类型 | 命题特点 |
| 全国卷I | “船主与油漆工” | 材料作文 | 考查学生对责任与善行的理解 |
| 全国卷II | “代价” | 命题作文 | 引导学生思考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|
| 北京卷 | “北京的符号” | 命题作文 | 强调地域文化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|
| 上海卷 | “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” | 命题作文 | 哲理类,考查人生观与价值观 |
| 江苏卷 | “忧与爱” | 命题作文 | 关注情感与思考的深度 |
| 山东卷 | “窗口下的风景” | 命题作文 |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,感悟细节 |
| 浙江卷 | “门与路” | 命题作文 | 哲理类,强调探索与成长 |
| 广东卷 | “你想生活的时代” | 命题作文 | 关注未来与理想,体现时代责任感 |
| 四川卷 | “手” | 命题作文 | 以小见大,考查联想与想象能力 |
| 天津卷 | “而知之” | 命题作文 | 引用古文,考查文化底蕴与思辨能力 |
二、作文题目分析
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:
1. 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并重:全国卷I采用材料作文形式,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主题;而多数省份则采用命题作文,如“忧与爱”“北京的符号”等,更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。
2. 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情怀:如“北京的符号”“你想生活的时代”等题目,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,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。
3. 哲理性强,思辨性高:如上海卷“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”,江苏卷“忧与爱”,都具有较强的哲学意味,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。
4. 语言表达要求高:许多题目不仅考察内容,还重视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,如“门与路”“手”等题目,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。
三、备考建议
对于准备高考的学生来说,2012年的作文题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:
- 多读经典:如《论语》《庄子》等,有助于提升文化底蕴。
- 积累素材:关注社会热点、人物故事、历史事件,丰富写作素材库。
- 练习审题:学会从材料或命题中提取核心关键词,明确写作方向。
- 加强练笔:通过不断写作,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。
结语
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,既贴近现实生活,又富有哲理思考,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、表达观点的平台。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,都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,进行深入思考和合理表达。希望每位考生都能从中获得启发,写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