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Hanks缓冲液与PBS的差别解析】在细胞培养、生物实验及医学研究中,Hanks缓冲液和PBS(磷酸盐缓冲液)是两种常用的生理盐水溶液,它们在成分、pH值、缓冲能力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两者的区别,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。
一、基本定义
- Hanks缓冲液:是一种含有葡萄糖、钙离子、镁离子等成分的平衡盐溶液,广泛用于细胞培养、组织清洗和细胞操作。
- PBS:全称为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,是一种以磷酸盐为主要缓冲体系的生理盐水溶液,常用于细胞洗涤、稀释试剂或作为实验中的缓冲介质。
二、主要成分对比
| 成分 | Hanks缓冲液 | PBS |
| NaCl | 含量较高,约8.0 g/L | 含量适中,约8.0 g/L |
| KCl | 含量较低(约0.4 g/L) | 含量较低(约0.2 g/L) |
| CaCl₂ | 含有(约0.1 g/L) | 通常不含 |
| MgCl₂ | 含有(约0.1 g/L) | 通常不含 |
| 葡萄糖 | 含有(约1.0 g/L) | 通常不含 |
| 磷酸盐 | 含量较少,主要缓冲体系为乳酸/碳酸盐 | 主要缓冲体系为磷酸盐 |
| pH调节剂 | 通常使用NaHCO₃调节pH | 使用NaH₂PO₄和Na₂HPO₄调节pH |
三、pH与缓冲能力
- Hanks缓冲液:pH一般在7.2~7.6之间,缓冲能力相对较弱,但适合短期细胞操作。
- PBS:pH通常为7.4,缓冲能力较强,尤其在含磷酸盐的情况下,能维持较稳定的pH环境。
四、应用领域
- Hanks缓冲液:
- 用于细胞传代、消化后的细胞洗涤
- 组织块的处理与保存
- 某些细胞培养基的配制
- PBS:
- 常用于细胞洗涤、免疫染色前的清洗步骤
- 作为稀释剂或溶解剂
-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缓冲系统
五、是否含葡萄糖与离子
- Hanks缓冲液:通常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离子(如Ca²⁺、Mg²⁺),适合需要能量支持的细胞操作。
- PBS:一般不含葡萄糖,且不含Ca²⁺和Mg²⁺,适用于不需要这些离子的实验。
六、是否适合长期保存
- Hanks缓冲液:由于含有葡萄糖,容易被微生物污染,建议现用现配或短期保存。
- PBS:稳定性较好,可适当延长保存时间,但最好在无菌条件下存放。
七、总结
Hanks缓冲液与PBS虽然都是常见的生理盐水溶液,但它们在成分、缓冲能力、适用场景等方面各有侧重。选择哪种缓冲液应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来决定:
- 若实验涉及细胞操作、组织处理,Hanks缓冲液更为合适;
- 若仅需清洗细胞或作为通用缓冲液,PBS则更为常见和便捷。
表:Hanks缓冲液与PBS对比总结表
| 项目 | Hanks缓冲液 | PBS |
| 成分 | 含葡萄糖、Ca²⁺、Mg²⁺ | 通常不含葡萄糖、Ca²⁺、Mg²⁺ |
| 缓冲体系 | 乳酸/碳酸盐为主 | 磷酸盐为主 |
| pH范围 | 7.2~7.6 | 7.4 |
| 应用场景 | 细胞操作、组织处理 | 细胞洗涤、免疫实验 |
| 是否含离子 | 含多种离子 | 通常不含 |
| 保存性 | 不宜长期保存 | 可适当保存 |
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,Hanks缓冲液和PBS各有优势,合理选择有助于提高实验效果和结果的准确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