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ppv在眼科是什么】PPV在眼科中是“玻璃体切割术”(Pars Plana Vitrectomy)的缩写,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,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眼部疾病。该手术通过移除玻璃体内的混浊物质或异常组织,以改善视力、防止进一步的视力损害,并为其他眼内治疗创造条件。
一、PPV在眼科的定义
PPV(Pars Plana Vitrectomy)是一种通过小切口进入眼球内部,使用特殊器械切除玻璃体的手术。玻璃体是填充在眼球后部的透明胶状物质,当其因出血、炎症、感染或视网膜病变而变得混浊或影响视网膜时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PPV手术。
二、PPV的适应症
| 适应症 | 简要说明 |
| 玻璃体积血 | 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外伤等导致的玻璃体出血 |
| 视网膜脱离 | 特别是复杂的视网膜脱离,需清除玻璃体牵引 |
| 黄斑病变 | 如黄斑裂孔、黄斑前膜等 |
| 眼内炎 | 感染严重时需清除感染源 |
| 眼内异物 | 移除嵌入玻璃体的异物 |
|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| 控制并发症,预防进一步恶化 |
三、PPV的手术过程
1. 麻醉:通常采用局部麻醉,有时也可能需要全身麻醉。
2. 切口:在角巩膜缘处做三个微小切口。
3. 灌注与抽吸:通过切口注入平衡盐溶液,同时抽吸玻璃体内容物。
4. 切除玻璃体:使用特殊的切割设备将玻璃体逐步切除。
5. 处理并发症:如视网膜复位、激光光凝等。
6. 关闭切口:一般无需缝合,切口可自行愈合。
四、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
- 恢复时间: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,具体取决于病情和手术复杂程度。
- 用药:术后需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,预防感染和炎症。
- 活动限制:避免剧烈运动、揉眼、长时间用眼等。
- 定期复查:术后需定期回医院检查视力、眼压及视网膜情况。
五、PPV的风险与并发症
| 风险与并发症 | 说明 |
| 感染 | 罕见,但可能引发眼内炎 |
| 眼压升高 | 可能引起青光眼 |
| 视网膜再次脱离 | 特别是在复杂病例中 |
| 白内障 | 手术可能加速白内障发展 |
| 视力改善不明显 | 个别患者术后视力无明显提升 |
六、总结
PPV是眼科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,适用于多种玻璃体和视网膜相关疾病。虽然手术有一定的风险,但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,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视力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。对于有相关症状的患者,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接受PPV手术是非常关键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