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那是初中时期的一个普通下午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味道。我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听老师讲解数学题,但我的注意力却时不时被旁边传来的轻微动静分散。
同桌是一个性格开朗的男生,名字叫小宇。他总是充满活力,课堂上偶尔会开个小差,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来逗大家笑。然而,那一天他的行为却让我哭笑不得——他的手竟然开始不安分起来。
一开始,我只是注意到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边缘,发出细微的声音。我以为这只是他一时的习惯动作,就没太在意。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彻底无语了。他偷偷把手伸向了我的课桌,试图用橡皮擦“偷袭”我的手背。虽然动作很轻,但我还是感觉到了,于是迅速缩回了手。
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。小宇显然觉得这样还不够好玩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“袭击”。这一次,他直接用尺子的一端戳了戳我的胳膊。我忍无可忍,转头瞪了他一眼,低声说道:“你能不能安分点?老师都快看到啦!”
然而,他不仅没有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。趁着老师转身板书的时候,他竟然趁机把我的文具盒悄悄推到自己那边。等我发现时,他已经若无其事地拿起了我的自动铅笔玩了起来。我气急败坏地抢回来,却发现笔芯已经被折断了。
下课后,我忍不住向班主任反映了这个情况。班主任找来了小宇谈话,并严肃批评了他的行为。从那以后,虽然他表面上收敛了许多,但在心里却一直记挂着这件事。后来有一次,我们俩单独相处时,他突然笑着对我说:“其实那天我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而已。”
听到这句话,我愣了一下,随即也笑了。原来,所谓的“不安分”,不过是青春期里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罢了。从那之后,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,而那段关于“不安分的手”的故事,也成为了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