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黔驴技穷是什么意思】“黔驴技穷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唐代柳宗元的《三戒·黔之驴》。这个成语原意是说,贵州一带原本没有驴,后来有人牵来一头驴,当地人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,就把它当作奇物。后来驴被用来拉车,但它的本事有限,一旦遇到老虎,便无计可施,最终被吃掉。因此,“黔驴技穷”比喻人或事物本领有限,一旦遇到强敌或困难,就无法再施展手段,只能束手无策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黔驴技穷 |
出处 | 《三戒·黔之驴》——唐代 柳宗元 |
本义 | 贵州的驴只有有限的本领,遇到老虎时无法应对,最终被吃掉 |
引申义 | 比喻人或事物本领有限,在困境中无计可施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形容某人在面对挑战时已经毫无办法 |
语法结构 | 主谓结构(黔驴:主语;技穷:谓语) |
近义词 | 束手无策、无计可施、黔驴之技 |
反义词 | 游刃有余、得心应手、才高八斗 |
二、成语来源简述
《黔之驴》是柳宗元《三戒》中的一个寓言故事,通过讲述一只驴子在陌生环境中逐渐暴露其能力有限,最终被老虎识破并吃掉的过程,揭示了“外强中干”的道理。这则寓言不仅讽刺了那些虚张声势、缺乏真才实学的人,也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,避免在关键时刻“黔驴技穷”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虽然一开始装得很厉害,但最后还是黔驴技穷,露出了马脚。
2. 公司遇到难题时,老板显得黔驴技穷,不知如何是好。
3. 面对强大的对手,他的策略早已黔驴技穷,无法继续应对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黔驴技穷”常用于贬义,表示对某人能力不足的批评。
- 在正式写作中,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。
- 不宜滥用,否则可能显得语气过于刻薄或不恰当。
五、总结
“黔驴技穷”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也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。它提醒我们,面对问题时不能只靠表面的“本事”,而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,避免在关键时刻“黔驴技穷”。同时,也警示人们不要轻视他人,更不要盲目自信,否则可能会像那头驴一样,最终陷入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