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哪一年】一、
“对越自卫反击战”是中国在1979年发起的一场针对越南的军事行动。这场战争发生在中越边境地区,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,同时打击越南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行为。尽管战争持续时间不长,但其影响深远,不仅改变了中越两国的关系,也对中国后来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场战争的基本信息,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战争名称 | 对越自卫反击战 |
发起时间 | 1979年2月17日 |
结束时间 | 1979年3月16日 |
主要参战方 | 中国 vs 越南 |
战争背景 | 越南入侵柬埔寨,中越关系恶化,中国为维护边境安全 |
战争目的 | 反击越南侵略,保护边境安全,震慑越南 |
战争规模 | 属于局部边境冲突,双方投入兵力有限 |
战争结果 | 中国宣布胜利并撤军,越南继续控制柬埔寨 |
历史意义 | 标志着中越关系进入紧张期,也为后续改革开放提供外部压力 |
三、结语
“对越自卫反击战”虽然只持续了一个月左右,但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。通过这次战争,中国展示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,同时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。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外交策略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