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感激涕零成语什么意思】“感激涕零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极度的感动和感恩之情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,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。
一、成语解释
成语名称:感激涕零
拼音:gǎn jī tì líng
释义:形容非常感激,感动得流下了眼泪。通常用于表示对他人帮助或恩情的深切感谢,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。
出处: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之有德,如山川之润,不可忘也。故君子怀德,感激涕零。”
二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表达对他人帮助的感谢 | “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,我感激涕零。” |
描述感人至深的情节 | “电影中主角为了救朋友牺牲自己,观众都感激涕零。” |
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描写 | “听到母亲讲述过去的艰辛,她感激涕零,泪流满面。”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感恩戴德、感激不尽、热泪盈眶 |
反义词 | 忘恩负义、无动于衷、冷血无情 |
四、常见错误用法
- 误用为情绪激动:虽然“感激涕零”包含流泪,但并非所有流泪的情况都可以用这个词。
- 过度使用:在日常口语中频繁使用会显得不够自然,建议根据语境合理使用。
五、总结
“感激涕零”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,适用于表达对他人帮助或恩情的深刻感激。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,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感恩的传统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,以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感染力。
成语 | 感激涕零 |
拼音 | gǎn jī tì líng |
含义 | 非常感激,感动得流泪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用法 | 表达强烈的情感感激 |
近义词 | 感恩戴德、感激不尽 |
反义词 | 忘恩负义、无动于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