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刘桢生平简介】刘桢(约145年-209年),字公干,东汉末年文学家、诗人,是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他与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并称“建安七子”,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刘桢出身名门,自幼聪慧,博学多才,尤其以诗歌见长。他的作品风格清峻爽朗,情感真挚,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。
刘桢一生仕途坎坷,曾因直言进谏而遭曹操贬斥,但其才华始终受到重视。他在文学创作上注重抒发个人情感,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对后世文人影响较大。
刘桢生平简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刘桢 |
字 | 公干 |
生卒年 | 约145年-209年 |
籍贯 | 山东东平(今山东东平县) |
朝代 | 东汉末年 |
身份 | 文学家、诗人 |
所属文学流派 | 建安文学 |
同行人物 | 建安七子(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) |
主要成就 | 诗歌创作、文学贡献 |
代表作品 | 《赠从弟》三首、《诗》等 |
人生经历 | 早年入仕,后因言获罪,仕途不顺 |
文学风格 | 清峻刚健、情感真挚 |
历史评价 | 与王粲齐名,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|
刘桢的文学成就虽不如王粲、曹植等人显赫,但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真诚的情感表达,在建安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。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,也体现了文人的精神风貌,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