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干槽症是啥】干槽症,医学上称为“拔牙后颌骨炎”或“干性牙槽炎”,是一种常见的拔牙术后并发症。它通常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(智齿)拔除后,但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牙齿拔除后。干槽症的主要特征是拔牙窝内缺乏血凝块,导致骨面暴露,从而引发剧烈疼痛和感染。
一、干槽症是什么?
干槽症是拔牙后的一种炎症反应,主要表现为:
- 拔牙窝内无血凝块或血凝块脱落
- 骨面暴露,容易受到细菌感染
- 疼痛剧烈,可能放射至耳部、太阳穴或颈部
- 口腔异味或口臭
- 拔牙窝内有腐坏组织
二、干槽症的常见症状
症状 | 描述 |
剧烈疼痛 | 疼痛常在拔牙后2-3天开始,持续数天甚至更久 |
口腔异味 | 拔牙窝内有腐败气味 |
拔牙窝空虚 | 拔牙窝内无血凝块,可见灰白色骨面 |
肿胀与红肿 | 周围软组织可能出现肿胀和发红 |
发热 |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烧 |
三、干槽症的成因
原因 | 说明 |
血凝块脱落 | 拔牙后血凝块未能正常形成或过早脱落 |
感染 | 拔牙窝内细菌感染,影响愈合 |
术后护理不当 | 如过早漱口、吸烟、饮食刺激等 |
牙齿位置复杂 | 如阻生智齿拔除后,愈合难度大 |
免疫力低下 | 体质差或患有慢性病者更容易发生 |
四、干槽症的治疗方法
方法 | 说明 |
清创处理 | 医生清理拔牙窝内的腐坏组织和异物 |
局部用药 | 使用抗菌药物或止痛药缓解症状 |
湿纱布填塞 | 在拔牙窝中放置湿纱布以促进愈合 |
疼痛管理 | 使用止痛药控制剧烈疼痛 |
保持口腔卫生 | 注意口腔清洁,避免进一步感染 |
五、如何预防干槽症?
- 术后避免用力漱口、吸烟、饮酒
-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或止痛药
- 保持口腔清洁,但避免刺激伤口
- 避免食用过热、过硬或辛辣食物
- 定期复诊,观察伤口愈合情况
总结:
干槽症是拔牙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,虽然不常见,但一旦发生会带来较大的痛苦和不适。了解其症状、原因及治疗方法,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。同时,良好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干槽症的关键。如有疑似症状,应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