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酒精勾兑白酒执行标准】在白酒行业中,酒精勾兑白酒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,尤其在中低端市场中较为普遍。这类白酒通常以食用酒精为基酒,再通过添加香料、调味剂等进行调制,使其具有类似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的风味和口感。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,国家对酒精勾兑白酒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标准。
以下是对目前我国关于“酒精勾兑白酒执行标准”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,便于查阅与理解。
一、主要执行标准概述
酒精勾兑白酒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(GB)、行业标准(QB)以及企业标准(Q/XXX)。其中,国家标准是最低要求,也是最权威的依据。
标准编号 | 标准名称 | 适用范围 | 发布单位 | 实施时间 |
GB/T 10781.2 | 浓香型白酒 | 酒精度50°以上,以液态法生产的浓香型白酒 |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| 2006年 |
GB/T 10781.3 | 清香型白酒 | 酒精度50°以上,以液态法生产的清香型白酒 |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| 2006年 |
GB/T 10781.4 | 米香型白酒 | 酒精度50°以上,以液态法生产的米香型白酒 |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| 2006年 |
GB/T 10781.5 | 其他香型白酒 | 酒精度50°以上,以液态法生产的其他香型白酒 |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| 2006年 |
QB/T 1498 | 液态法白酒 | 适用于所有以食用酒精为原料,经调香调味制成的白酒 |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| 2011年 |
二、关键指标要求
根据上述标准,酒精勾兑白酒需满足一定的理化指标和感官要求:
指标项目 | 要求说明 |
酒精度 | 一般为40°~60°,具体根据产品类型而定 |
总酸 | ≥0.3g/L(部分香型) |
总酯 | ≥0.8g/L(部分香型) |
酯类物质 | 含量应符合相应香型标准 |
氨基酸态氮 | ≥0.1g/L(部分香型) |
水分 | ≤1.0%(按体积计) |
杂醇油 | ≤0.15g/100ml(部分香型) |
甲醇 | ≤0.04g/100ml |
铅 | ≤0.01mg/L |
锰 | ≤0.05mg/L |
黄曲霉毒素B₁ | ≤0.05μg/kg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标签标识:酒精勾兑白酒必须明确标注“液态法白酒”或“酒精勾兑白酒”,不得使用“固态发酵”等误导性词汇。
2. 添加剂使用:所使用的香料、调味剂必须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)。
3. 质量控制: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。
4. 消费者认知: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关注产品标签信息,了解其生产工艺及成分。
四、结语
酒精勾兑白酒作为一种现代白酒生产方式,在保证品质与降低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。然而,消费者在选择时也应关注其执行标准与质量认证,确保选购到安全、合规的产品。随着行业规范的不断完善,未来酒精勾兑白酒的质量将更加稳定,市场也将更加透明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类白酒的具体标准内容,可参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或相关行业机构发布的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