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世界大同是什么意思】“世界大同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思想的概念,最早出现在《礼记·礼运》中,原文为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。”这段话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,即人类社会达到一种和谐、平等、共享的终极境界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世界大同”常被理解为全球一体化、和平共处、共同发展的愿景。它不仅是一种哲学理念,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。
一、
“世界大同”源于古代儒家思想,强调社会公平、人人互助、资源共享的理想状态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,指的是全球各国人民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实现高度合作与融合,消除战争、贫困和歧视,构建一个和平、公正、可持续的世界。
该理念倡导包容、尊重差异、合作共赢,是推动全球治理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世界大同 |
出处 | 《礼记·礼运》 |
原意 | 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 |
现代含义 | 全球一体化、和平共处、共同发展 |
核心理念 | 和谐、平等、共享、合作 |
目标 | 消除战争、贫困、歧视,构建公正世界 |
思想来源 | 儒家思想(尤其是“大同社会”) |
当代应用 | 国际合作、全球治理、人类命运共同体 |
关联概念 | 大同社会、天下为公、世界和平 |
三、结语
“世界大同”不仅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,更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展望。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,这一理念提醒我们:只有通过合作与理解,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