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闻道龙标过五溪中】一、
“闻道龙标过五溪中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。原诗为:
> 杨花落尽子规啼,
> 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> 我寄愁心与明月,
> 随君直到夜郎西。
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昌龄被贬至龙标(今湖南黔阳)的深切同情与牵挂之情。其中,“龙标”是地名,指王昌龄被贬之地;“五溪”是古代湘西地区的五条溪流,象征着路途遥远、环境艰苦。
该诗句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友情的重视。
二、信息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李白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 |
| 原文 | “闻道龙标过五溪” |
| 作者 | 李白(唐代) |
| 背景 | 王昌龄因直言进谏被贬至龙标,李白得知后写下此诗表达思念 |
| 地理含义 | “龙标”为古地名,今湖南黔阳;“五溪”为湘西五条溪流,象征偏远之地 |
| 意象分析 | “闻道”表示听闻消息;“过五溪”表现路途艰难,体现对友人的关切 |
| 情感表达 | 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、关心以及无法同行的无奈 |
| 诗歌风格 | 浪漫主义,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 |
| 文化意义 | 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|
三、结语
“闻道龙标过五溪中”虽只一句,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地理描述,更是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心灵的寄托。通过这句诗,我们能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