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续资治通鉴长编原文】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是清代史学家李焘所撰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,为《资治通鉴》的续作。该书以北宋时期的历史为主线,详细记录了从宋太祖建隆元年(960年)至宋钦宗靖康二年(1127年)共168年的历史事件,内容详实、体例严谨,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。
一、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在继承《资治通鉴》编年体例的基础上,进一步扩展了记载范围,涵盖了北宋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多个方面。全书共一千零八十卷,现存约六百卷,内容丰富,结构清晰,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资料。
本书不仅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,还对当时的社会制度、官僚体系、军事部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,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与独到的历史见解。书中引用大量原始文献,如诏令、奏章、笔记等,增强了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。
此外,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在编纂过程中注重考据与辨伪,力求还原历史原貌,因此在后世受到高度重视。尽管部分卷数散佚,但其现存内容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。
二、主要内容概览(表格)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书名 |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 |
| 作者 | 李焘(南宋) |
| 成书时间 | 南宋初期(约1150年前后) |
| 记载年代 | 宋太祖建隆元年—宋钦宗靖康二年(960–1127年) |
| 体例 | 编年体史书 |
| 卷数 | 原书1080卷,现存约600卷 |
| 内容范围 | 北宋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 |
| 史料来源 | 诏令、奏章、笔记、官方档案等 |
| 特点 | 详实、考据严谨、体例清晰 |
| 历史价值 | 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|
三、总结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,不仅填补了《资治通鉴》之后的历史空白,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依据。其严谨的编纂方法和详尽的内容记录,使其成为研究宋代历史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。虽然部分内容已失传,但现存部分依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