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期颐之年是什么意思】“期颐之年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到了高龄,尤其是百岁老人。这个词语不仅表达了对长寿的赞美,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长者的尊重与敬仰。
一、
“期颐之年”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年曰期颐。”其中,“期”意为期待、盼望,“颐”指颐养、保养。合起来,“期颐”即“期待颐养”,意思是到了百岁高龄时,应当由晚辈来照顾和奉养。因此,“期颐之年”通常用来指代一百岁的年龄,象征着长寿和福气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百岁被视为一种极高的寿数,是人生圆满的标志。因此,“期颐之年”不仅是对年龄的描述,更是一种尊贵的称谓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期颐之年 |
出处 | 《礼记·曲礼上》 |
释义 | 指百岁高龄,表示长寿和尊贵 |
“期”的含义 | 期待、盼望 |
“颐”的含义 | 颐养、保养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百岁老人,表达敬意 |
文化意义 | 象征长寿、福气和家庭和谐 |
现代使用 | 常见于祝福语或文学作品中 |
三、结语
“期颐之年”不仅是一个年龄的表述,更是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体现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,但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依然不变。“期颐之年”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。